健康知识网 > 健康知识 > 健康资讯 > 浅析药物的基因毒问题(4)

浅析药物的基因毒问题(4)

发表日期:2020-09-02 15:02 | 来源 :原创整理 | 点击数: 次 收听:

EME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推出《遗传毒性杂质限度指导原则》,引入了可接受风险的摄入量,即毒理学关注阈值(TTC)这个概念。设置了限度值TTC(1.5 μg/day),即相当于每人每天摄入1.5 μg的基因毒性杂质,被认为对于大多数药品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风险(一生中致癌的风险小于十万分之一)。根据此阈值,按照每日预期的摄入量去计算出该活性药物中能够接受的杂质水平。值得注意的是,TTC只是一个概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存在一个基因毒性杂质,对其毒性未知,假设其每日的摄入量在TTC范围内,那它致癌的概率将会在10-5以下,因此限度值(TTC)不等于完全没有风险。PS:针对不同类型的药物,也有不同的阈值及算法。

表3:药品中的基因毒杂质分类

07、M7指导原则

M7于2014年6月由 ICH 指导委员会在ICH进程的第4阶段中予以通过;在ICH 进程的第4阶段,最后的草案被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的监管机构采纳。

M7旨在提供一个可用于致突变杂质的鉴别、分类、界定和控制的可行性框架,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同时,意在补充 ICH Q3A(R2)、Q3B(R2)和M3(R2)支持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和上市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PS:M7不适用于ICH S9范围定义的用于晚期癌症适应症的原料药和制剂。

M7再次给出了TTC、TD50、1.5μg/天等概念和数据,同时重点强调了上市后药品变更后的基因毒杂质问题;见下表。

表4:上市后药品变更所要面对的基因毒杂质问题

08、结语

基因毒问题,最为根本的还是安全性问题,而一个物质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基因毒,要靠试验和数据来证明。至今,我们已经知晓了很多基因毒物质、也知道了怎么判断警示结构,但依然出现了NDMA事件!且不论事出原因如何,结果都是药品的质量出问题了!不过,当质量出现问题之时,作为一个药品从业人员,反思更多的应该是问题出在了哪里?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物!.

综上,即为笔者当下理解的遗传基因毒内容。

参考:

1. ICH 三方协调指导原则 .

2. 人用药物遗传毒性试验和结果分析指导原则S2(R1).


小编推荐:
振东制药“秃然”反悔 杀
千金药业:抗血小板药物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 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养生热点: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