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网 > 健康知识 > 健康知识 > 疫情“心理应激”是一种自我保护(3)

疫情“心理应激”是一种自我保护(3)

发表日期:2020-12-07 16:14 | 来源 :原创整理 | 点击数: 次 收听:

换一种表达方式,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把对家庭成员的指责、要求、控制,换成“我因为担心你,所以希望你……”这种表达方式更能准确地向家人传达你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被你表现出来的情绪影响,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和意见。

4、建立一起学习疫情知识的机制

针对疫情期间的应激事件,大家的应对措施不同,都可能认为自己的想法措施才是正解。其实,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所持的观点,可以用来交流学习,而不要用来争辩对错。关于疫情的科学知识有权威答案摆在那儿,建议家庭成员一起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增加对知识理解的一致性,尽可能减少彼此之间的分歧。

5、珍惜难得的相聚时光

平时疲于奔波,难得可以一家人长时间相聚,为什么不享受这样的休闲时光呢?家庭关系的融洽和彼此的理解、陪伴和支持,有助于大家更加从容地面对疫情,积攒力量渡过难关。

如果通过调整仍无法消解分歧,那就说明疫情成为了家庭关系的试金石,提示家庭关系深藏着问题。此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来帮助调整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如何良性发展

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对天性活跃的儿童来说,同样会带来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有的孩子受大人影响,情绪烦躁,表现出对外界的恐惧;有的孩子生活习惯改变,变得做事拖沓或提不起学习兴趣;有的孩子郁郁寡欢,频繁哭闹。与这些孩子相处的家长也可能变得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呼小叫,甚至打骂,搞得亲子关系紧张,更加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

疫情期间,家长不能听之任之,要负起责任,做好儿童的心理建设。

1、及时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其心理安全的支持与保障,保持情绪的稳定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尤为重要。疫情期间,家长要及时识别并调整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尤其是避免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孩子。

2、主动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当孩子出现厌倦、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表现出脾气暴躁或叛逆行为时,家长应该平和温柔地去与孩子沟通,积极主动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疏解负面情绪。同时,寻找适合孩子观看的疫情科普视频,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帮助他们客观认识疫情,帮助孩子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习惯。

3、进行亲子互动游戏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与认知都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感知与教育。疫情期间,家长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亲子互动时间,开展与孩子下棋、做游戏、打乒乓球、看亲子电影等娱乐休闲活动,在增强情感联系的同时帮助孩子释放消极情绪。此外,适当运动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免疫力。

4、合理规划孩子的日常生活

与孩子共同制定隔离期间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每天固定学习、运动、玩耍的时间,保持稳定规律的生活节奏。让孩子亲身感受到积极的生活状态什么样,良好的心理建设和生活学习习惯又是什么样,这些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将大有裨益。

小编推荐:
共建共治共享健康
“无接触经济”站上风口
“无接触餐厅”重塑餐饮
全方位防控境外输入疫情

养生热点: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