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网 > 健康知识 > 健康知识 > 疫情“心理应激”是一种自我保护

疫情“心理应激”是一种自我保护

发表日期:2020-12-07 16:14 | 来源 :原创整理 | 点击数: 次 收听: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心理应激性事件。无论你在工作还是居家,无论是退休老人还是在家上网课的孩子,都避不开疫情给心理带来的影响。

从临床情况分析,目前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分为四类情况,包括周边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密切接触者而感到恐慌,居家隔离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疫情期间儿童的心理建设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等。对照自身,如果家庭中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关注与调适,下面来仔细说说。

克服恐慌关键在于做好防护

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居民小区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相对于其他小区,抗疫的气氛更为紧张。

23岁的何女士所在小区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她想起前两天下楼扔垃圾忘记戴口罩,期间碰见邻居打了个招呼,回想起来特别后怕,不停地进行家庭消毒;

24岁的梁先生自从知道隔壁单元有人确诊后,总感觉胸口发闷、气短,尽管去医院没有检查出异常,仍然紧张得夜不能寐;

33岁的田先生每天控制不住地查看各种疫情信息,担心购买的食材不干净,担心口罩不起作用,担心接触快递物品会被感染等,整日惶恐不安……

上面这些案例都是疫情给人们心理带来影响后的典型表现。疫情期间,心理问题常表现为将疫情威胁严重化、紧张焦虑,各种躯体不适、失眠、反复关注疫情信息、过度消毒防护等,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面对疫情,很多人都会产生恐慌心理,担心自己不知何时已然“中招”。但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大家都明白,感染与否的结果并不会因为恐慌而改变。我们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学会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1、信心与知识缺一不可

首先,我们要树立信心,相信人类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疫情,相信政府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其次,一定要了解和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的科学知识,如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个人防护措施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第三,通过权威可靠的信息来源,了解疫情发展动态及动向,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调整应对病毒的方式。最后,不可轻信传言,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2、主动出击做好个人防护

想要把新冠肺炎拒之门外,关键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这也是克服恐慌心理的主要环节。对于新冠肺炎的公众防护措施,相信大家已经熟记于心了,比如,不串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等。新冠肺炎的传染性高,采取这些防护措施不仅有利于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盲目恐慌只会束缚我们的大脑,影响我们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力所能及的行动上,面对病毒,这也算是一种主动出击。

3、负面情绪亦是一种预警

非常时期的情绪反应是人的生存本能。人类在面对危险时,心理应激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预警,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面对危机,人的心理自动释放危险信号,其目的是给大脑留下充分的应对时间。如果过分抑制或是逃避这种情绪反应,反而会增加内心的不确定感和恐慌感。此时,建议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去尝试接纳当前的负面情绪,这对于心理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小编推荐:
共建共治共享健康
“无接触经济”站上风口
“无接触餐厅”重塑餐饮
全方位防控境外输入疫情

养生热点: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