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网 > 健康小常识 > 面对不治之症 人生如何落幕

面对不治之症 人生如何落幕

发表日期:2019-11-20 14:31 | 来源 :原创整理 | 点击数: 次 收听:

安宁病房护士正陪住院患者聊天  马偕纪念医院提供

苏文浩医师正在为记者介绍马偕纪念医院安宁病房的隐藏氧气装置 本报记者 冯学知摄

  12月3日,一场并不起眼的活动——“2017台北安宁研讨会”,在台北市联合医院仁爱院区落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安宁疗护专家学者共同签署了一份《2017台北宣言》,建议推动居家安宁缓和照护团队直接进入小区,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照护,培养末期照护能力。

  有敏锐的台媒观察到:全球都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末期病患照顾任务越来越繁重,居家安宁照护显然是未来趋势,经过多年发展,台湾安宁事业已具备向社区发展的条件。

  那么,安宁疗护在台湾究竟发展如何?

  “有时候,他们更需要吗啡,而不是插管”

  位于新北市淡水区的马偕纪念医院淡水分院,是台湾安宁疗护的起点,1990年,台湾第一个安宁病房在此产生。如今,这里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安宁中心之一。走进中心大楼,暖色调的装修风格和随处可见的圣诞节挂饰,让这里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家医院。采访马偕纪念医院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苏文浩时,陆续碰到几位与他热情寒暄的患者。说是患者,其实除了病号服,再没有能判断他们身份的特征。“单从状态看,你能发现他们都已经到了癌症末期了吗?”苏文浩私下感慨道。从1992年开始到放射肿瘤科工作,他见过太多在痛苦中离世的癌症末期患者,直到安宁疗护得到普遍应用。

  对于安宁疗护,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的网站上有这样一句描述:安宁疗护是由一组医疗专业人员,用完整的症状缓解医疗以及爱心陪伴末期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并且协助病人及家属面对死亡的各种调适。苏医师进一步解释道,传统医学救治以延长患者生命为目的,但却让患者在巨大痛苦中离世,安宁疗护则旨在帮助末期病人和家属正确面对死亡,让病人舒适、从容、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末期患者深受病痛折磨,有时候他们更需要吗啡,而不是插管。”苏文浩说道。

  医护人员的理念要转变,民众观念的转变更重要。“中国人都讲好死不如赖活着,20多年前你要敢不救,病人家属要告你的。”台湾南投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翁益强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台湾刚起步的安宁疗护,颇觉不易。翁益强说话很用力、语速很快,他自嘲这是跟家属沟通练出来的。“有的时候因为道义或情感问题,家属对是否让病人进入安宁病房存在疑虑甚至分歧,你必须得跟他们说清楚。”他回忆,跟家属最长的一次沟通,花了4个多小时。

  据台湾卫生部门统计,自2000年台湾《安宁缓和医疗条例》颁布实施后,癌症患者接受安宁服务的比例逐年平稳增加,从2000年的7%扩大至2015年的55.6%。由排斥到接受再到普及,民众接受程度的逐步提高,苏文浩将其归功于公益组织宣导。

  “我的宣导会最年轻的听众是小学生。”除了担任马偕纪念医院放射肿瘤科的主治医师,苏文浩还担任台湾安宁照顾协会的理事长。在工作之余,他花了大量时间组织协会成员深入到各类病友会、学校等场所进行生命教育,担任培训讲师。在各类公益组织的影响下,不少名人政要也作出了正面示范,预立志愿书,台湾安宁疗护的氛围日渐浓厚。

小编推荐:
无痛胃镜虽舒适 但有“盲
当意外发生时,医患如何
面对慢病该怎么做
怎样做一个健康的“家庭

养生热点: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