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已成共识,抗炎保肝治疗是重要的补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过程中都需要抗炎保肝,特别在抗病毒禁忌证、抗病毒继发失败、重型肝炎中,抗炎保肝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应该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获得综合治疗的最佳效果。
1、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现状
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及随访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不是治疗时机且不需治疗:有少部分患者为HBV携带者,处于免疫耐受期也在治疗;
(2)是治疗时机但药物选择不佳:慢乙肝患者较多地选择了核苷类药物的治疗,而部分有较多有利因素需要进行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却未选择干扰素治疗(有利因素有:年轻、女性、感染时间短、基因B型、HBV DNA低水平复制等);
(3)是治疗时机但再选择困难: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核苷类药物经治比例高达80%,由于早期初治选择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是高耐药率的拉米夫定或耐药率较高的阿德福韦酯,这给后续治疗增加难度;
(4)停药时机不对所致肝损伤:接受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服药过程中未达停药标准而随意停药引起的严重肝功能损害目前较多见。因此,在抗病毒时机及选择不对时,往往伴有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肝脏炎症,甚至有发展成肝衰竭的风险。
2、炎症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2014年联合公布的《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明确指出:肝脏炎症及其所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衰竭等是肝脏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研究显示,及时或尽早控制肝脏炎症的发生,可一定程度上减缓或预防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肝损伤。在临床上,抑制炎症能够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癌患病风险和病死率,从而使慢乙肝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获益更显著。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ALT和AST主要反映肝脏损伤或肝脏炎症程度。研究发现,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和AST升高的水平与肝细胞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其中AL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但最近研究发现,约20%-30%所谓ALT正常的HBV携带者,其肝脏存在中度甚至重度坏死性炎症,少数患者经肝活检证实存在显著肝纤维化。
3、抗炎保肝治疗可有效减缓肝脏炎症
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只是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启动因子,当炎症在长期反复启动后,就会形成瀑布效应。而肝脏的炎症和坏死持续发展,与HBV复制已无直接关系,故抗炎保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其中,核苷类药物抗病毒主要控制病毒复制,干扰素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抗病毒,对已经形成的炎症无直接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抗病毒治疗疗程长,主要是因为缺乏宿主强有力的免疫应答,故在HBV被抑制后仍常见ALT增高的现象。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为抗炎保肝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4、抗炎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炎保肝药物是指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改善肝脏功能作用的药物。目前,抗炎保肝药物品种较多,依据其作用机制大致可分为五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