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发烧症状有哪些 如何应对发烧

发烧症状有哪些 如何应对发烧

发表日期:2017-07-11 21:49 | 来源 :互联网 | 点击数: 次 收听:

 

发烧的症状

1、发烧伴有疲乏无力的症状

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常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发烧症状

2、发热的类型分为以下8种

2.1、 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1℃。

2.2、 弛张热:体温高时在39℃以上,低时可接近正常,每日波动范围很大,高低相差2℃以上。

2.3 、间歇热:是发热期与无热期每隔一、二天交替出现,如:隔日发热一次的疟疾。

2.4、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指较长的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发热时高热骤起,数日后骤退,数日后又再发热。

2.5、 波浪热:发热逐渐上升,逐渐下降,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呈波浪状。

2.6、 双峰热:一日之内热度两度上升、下降,每次升降相差在 1℃左右。

2.7、 消耗热:热度在一天内变动幅度很大,高时可达40℃以上,低时又可降至正常以下。

2.8、 不规则发热:每日发热高低不等,没有规律,呈不规则波动。

3、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brtlcell()sis)等所致的发热。

发烧症状

 

发烧的原因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

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如何应对发烧

1、冷敷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小编推荐:
湿疹症状
精神病的症状
脑瘤症状
遗精会有哪些症状 中医如

养生热点:
下一篇:中暑症状 上一篇:疱疹症状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